胡雷资助女孩离世引发社会关注
“我把她当成自己姑娘,资助了她两三年…”8月21日晚,公益人士胡雷哽咽地向记者讲述了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。他资助的初二女孩薛某某于8月18日不幸离世,这已经是半年内他失去的第二个学生。那个曾经因见到资助人而泪流满面的女孩,如今永远离开了这个全球。胡雷深夜发文悼念:”姑娘一路走好,你走了我咋办…这半年我失去了两个学生,就相当于失去了两个孩子,心就像刀割了一样。”
这位宁夏中卫的公益人士,自幼命运多舛——父亲离世、母亲改嫁、患小儿麻痹症,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了无数人。从2008年开始做公益至今,他已捐出100多万元钱物。但金钱可以计算,失去”孩子”的痛苦却无法衡量。胡雷说:”我能把我的生活给这些孩子…”这样的话语让人不禁想问: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公益路上坚持至今?
两个学生的离去让胡雷心碎
半年内连续失去两个资助学生,对胡雷的打击是巨大的。在社交媒体上,他连续发文表达悲痛:”我真的想不通,我心好痛,每看见一个学生一个孩,都当自己的亲生孩子。”这种痛苦不仅来自于失去,更来自于无力感——他倾尽所能帮助这些孩子,却还是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。
据了解,离世女孩薛某某家庭情况独特:父母离异,母亲离家出走,父亲在外打工,她与多个兄弟姐妹一起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胡雷每月资助她1000元,持续了两三年时刻。学校老师表示将前往慰问,对女孩的离世表示万分痛惜。但这一切都无法挽回一个年轻生活的逝去。胡雷反复强调:”希望孩子们你们不要想不开不要轻生。”这句话背后,是否暗示着某种我们不知道的隐情?
公益路上的坚持与初心
胡雷的公益之路始于2008年,当时他看到一个流浪汉大叔而流泪,联想到自己可能的未来,便开始帮助他人。他说:”见不得别人比我苦。”这种朴素的同理心,支撑着他走过十余年公益岁月。他帮助最多的是留守儿童,”农民为了打工几年不回家,孩子就没有关爱了,慢慢的想法就不太好了,不能让他们心灵倒了。”
胡雷的生活极其简朴,一年生活费不到一万元。他的资助资金来源于卖工艺品、塑料瓶,以及民族补助和好心人的资助。即使在走红后,他也拒绝商业化变现:”很多人让我挂小黄车我都不挂,我的粉丝大学生特别多…我是帮助学生的,让这些大学生买我物品,我帮助学生还有什么意义?”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,让他在流量时代显得尤为特别。
痛失学生后的反思与前行
半年失去两个学生,这种打击对任何人都是沉重的。胡雷说:”心就像刀割了一样。”但他也表示:”我这一生知足了,由于我有很多的孩子很多学生。”这种矛盾的情感,正是公益人最诚实的写照——明知前路艰难,仍选择负重前行。
面对流量和关注,胡雷始终保持清醒。他拒绝被称为”拾荒者”,由于这伤害了他的自尊;他拒绝广告和直播带货,由于担心粉丝冲动消费;他甚至不愿公开受助孩子的联系方式,怕影响他们生活。当被问及公益规划时,他只说:”除非我下不了床。”
胡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,公益不仅是金钱的给予,更是心灵的陪伴。半年失去两个学生的痛苦,不会击垮这位坚定的公益人,反而可能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。正如他所说:”大家帮助我,让我学会了美德;不好的人欺负我,让我学会了坚定。”这种美德与坚定,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灵魂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