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沙市直机关整顿作风:破除”机关病”提升服务效能
为什么机关作风整顿势在必行?
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”——老百姓对某些机关单位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。长沙市直机关近期开展的”机关病”专项整治,正是直击这些痛点。从懒政怠政到形式主义,从脱离群众到效率低下,这些顽疾不仅影响政府形象,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。数据显示,仅前期调研就收集到171条意见建议,3905份问卷反馈,足见难题的普遍性。整顿机关作风不是一阵风,而是提升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!
六大”机关病”症状全解析
长沙市直机关工委将难题精准归纳为六类典型”病症”:
1. 昏庸病——决策不科学,职业没路线
2. 懒散病——推诿扯皮,消极应付
3. 浮夸病——搞形式主义,做表面文章
4. 冷横病——态度生硬,漠视群众
5. 特权病——滥用职权,谋取私利
6. 奢靡病——铺张浪费,讲究排场
这些病症就像侵蚀机关肌体的病毒,必须对症下药!比如某单位窗口人员对群众咨询爱答不理,这就是典型的”冷横病”;再如某些干部热衷开会发文却不解决实际难题,这属于”浮夸病”范畴。
长沙怎样打出作风整顿组合拳?
不是简单开个会、发个文件就了事!长沙的整顿措施招招见实:
– 立体化调研: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,走访48个单位,甚至分析12345热线13类高频难题
– 精准化施策:制定《专项纠治职业实施方案》,将整改纳入党建考核
– 常态化监督:通过作风检查、随机抽查等方式跟踪问效
特别值得点赞的是,这次整顿不搞”一刀切”,而是结合各单位重点任务差异化推进。比如行政审批部门重点整治办事效率,执法单位则侧重规范权力运行。
作风转变关键在长效治理
“整改会不会只是一阵风?”面对这样的疑问,长沙给出了明确答案:建立三项长效机制——
1. 考核挂钩机制:将作风整改与干部晋升、单位评优直接绑定
2. 群众监督机制:畅通投诉渠道,让服务对象当”裁判员”
3. 典型引领机制:既曝光反面案例,也推广先进经验
正如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强调的,要通过”深化拓展、巩固提升”,真正让好作风成为一种习性。当机关干部都能做到”门好进、脸好看、事好办”,老百姓的获得感天然就提升了!
整顿机关作风没有完成时,只有进行时。长沙的操作告诉我们:只要真抓实干,就一定能破除官僚主义顽疾,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。这场作风革命,值得我们持续关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