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【新时代新农人】蔡家坡镇肖佳:十年深耕猕猴桃产业从“门外汉”到富民带头人新时代的

从对农业一窍不通的“门外汉”,到带领千余农户增收的产业带头人,陕西永红猕猴桃合作社电商负责人肖佳用十年时刻,在猕猴桃园里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。她以“从课堂取经,用操作反哺”的学用逻辑,构建起“种植+电商+加工+品牌”的全产业链,让小小猕猴桃成为富民强村的“金果子”。

2015年,肖佳返乡投身猕猴桃产业时,连品种特性都分不清。县农培中心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班为她的创业路开启了“启蒙课”:从修剪施肥等种植技术,到电商运营、品牌建设等市场思考,课程全是直击生产销售痛点的“实战指南”。她从初级职业农民一路学到高质量,又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班,不仅摸透了猕猴桃生长规律,更找准了“以市场带生产、以品牌提价格”的进步路线,完成了从“会种”到“会卖”再到“会带”的蜕变。

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销售总监肖佳:通过这次学用贯通培训,我最大的收获是将学说聪明转化为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,在猕猴桃的种植,加工,电商销售方面打开了思路,也学到了新理念,新技术,新模式,对猕猴桃全产业链进步有了更清晰的路线。

面对合作社6400亩果园“好果难卖好价”的困境,肖佳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班的电商课程中找到了突破口。她带着果农“触网突围”,建成覆盖全网的销售体系,线上年销售额突破1700万元,“岐安唐”品牌走进全国28个省份,估值达1.45亿元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她累计开展40余场电商培训,让156户果农学会独立开播,单户年均增收2.3万元——手机成了“新农具”,直播成了“新农活”。

在她看来,产业链延伸是带动乡亲共同富裕的关键。她把电商发货环节打造成“家门口的就业岗”,600多名乡亲在此从事分拣、打包等职业,其中28户脱贫户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。周边两家包装厂也因她的订单焕发活力,带动150余人就业。全产业链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创业,产区年均增收2000万元。

深加工是肖佳为产业增值找到的新空间。她联合高校开发出果汁、果酒等8种产品,三条生产线年加工3000余吨,既解决鲜果储存难题,又实现全年供应。未来,她规划拓展果脯、冻干果冻等产品,力争三年内将深加工产值提升至3000万元。品牌建设上,肖佳规划年投入100万元推广“岐安唐”“天然猕语”,触达500万以上目标消费者,三年内将品牌溢价率提升至15%。

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销售总监肖佳:下一步,我将充分运用“学用贯通”培训的成效,带动合作社做大做强。一方面,强化电商与品牌推广。持续培训果农提升电商运营能力,鼓励更多人参与直播带货,拓宽线上销售渠道;积极组织“岐安唐”品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和行业评选,借助社交媒体、网络广告宣传推广,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另一方面,完善产业链协同,联动周边包装厂优化包装设计与产能,确保电商发货环节高效衔接;进一步扩大电商发货环节的就业吸纳能力。规范果园管理,从源头保障产品质量,让整个产业链条更顺畅,带动更多乡亲稳定增收。

来源:岐山县融媒体中心